与王承德一样,全国两会的代表、委员中,有不少人长期关注我国水安全问题。
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《环保法》,不仅扩大了环境污染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,依法在市级以上政府登记、从事5年以上环保活动的社会组织,都有了诉讼主体资格,可以到法院起诉污染企业。又有面上的问题,诸如:当城镇化、工业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,受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唯GDP决定论的发展理念影响,一些高耗能、高排放、重污染等相关产业、企业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。
从无案可审,到能够做到出重拳、用重典、全覆盖、零容忍,有力打击污染环境行为,深刻地说明一个道理:改革一起步,治理就有进步,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,还得加大改革力度。毕竟,公益性的环保组织不是被污染环境的所有人,难以成为诉讼主体。然而,真正落实铁腕治理,更需要以改革来强化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,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,最严密的法治,才能为生态环境提供最可靠的保障。就是说,环境是大家的,但环境污染了,由于很多环境案件因为没有诉讼主体起诉,根本走不到法庭里。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,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,全民所有制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,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。
今年的全国两会,从国家领导人的表态到政府工作报告,从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到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,生态文明建设、环境保护都是焦点热点内容。面临着被污染水源、土地恢复治理难度大的现实问题,环境执法还只看重防止与处罚,对如何恢复治理、综合治理考虑不足。对于这些要求,鲁修禄说起自己的感受,奋斗才能赢得未来,顶层设计已经很多了,接下来就是怎么干。
今年也将率先推出垂直管理试点城市,并在十三五期间全面铺开。环保成为共识,党政同抓,协同治理,这让我们很有信心鲁修禄列出了一串数据,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,灰霾天数降至近21年来最少,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提高到91.1%,PM2.5和PM10年均浓度下降至34微克/立方米和51微克/立方米,全省主要江河水质总体良好,城市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100%达标,水质优良率和水质达标率大幅提升了6.5和12.2个百分点。环保成为共识,党政同抓,协同治理,这让我们很有信心。
今年推出垂直管理试点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,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计划,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%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%;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;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。他首先提出要给环评瘦身,环评报告有非常多的内容,而且审批也长,但大部分精力用在写报告,环评之后就没有人管了。
灰霾天数降至近21年来最少鲁修禄回顾起广东在十二五期间的环保成绩,用了圆满收官来形容。此外,鲁修禄建议,应当注重环保大科学装置的落实,大科学装置是纯应用型装置,能够更好地把握各方监测数据,十年过去我们的投入还是不够,一个大科学装置可以建20个工作站,但我们首期就3个工作站。规划、改革、顶层设计,怎么落实?只能干出来。应该为环评瘦身,能填表就填表,重点在严抓违规。
用环保部陈吉宁部长的话说,广东在大气治理方面是全国的标杆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环保厅厅长鲁修禄,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透露,广东在十二五期间上交靓丽的成绩单,十三五规划期间更要敢干,把顶层设计落实到位。对于这些要求,鲁修禄说起自己的感受,奋斗才能赢得未来,顶层设计已经很多了,接下来就是怎么干。鲁修禄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,环保工作需要更加实干的氛围,我们需要更多干事的热情与氛围,一起来推进环保事业。
要控制住工业污染的源头,配合移动污染源的控制、水环境治理、土壤治理等各方面举措,鲁修禄认为广东要达标并不难,落实一把手环保负责制,广东将通过约谈的方式落实该政策。今年也将率先推出垂直管理试点城市,并在十三五期间全面铺开。
为环评瘦身同时严惩违规在具体的工作中,鲁修禄认为还需要有更多的改革。从十二五完成的减排成绩单上看,我们是非常靓丽的
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。其中与环保有关的包括: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.2%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%以上。我们认为,随着各个部门职能捋顺,各板块的治理行动有望同步推进,水气土三条环保投资主线更加清晰。以此推衍到治水与土壤修复板块,报告指出,十三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。本次报告从PPP的核心要点资金和制度方面对做了部署,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,表达了国家对于盘活社会存量资金,参与水务电力等板块建设,从而拉动基建投资的思路。维持推荐的行业评级。
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
3、在2016年重点工作部分该部分包括八项目标,其中环保在第六项中单列一项被重点提出,原文为: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,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
三、报告中环保相关内容提取本次政府报告由2015年工作回顾、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和2016年重点工作三部分构成。治理污染、保护环境,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,必须强力推进,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。
在以治理效果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,环保旧市场秩序中以政府关系为核心优势的竞争格局被打破,具有优秀技术储备和管理机制的企业,将依托技术与成本优势,实现跨区域的市场扩张,技术与管理溢价将得到极大的发挥空间。2016年3月5日上午,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我们提取了其中与环保相关的表述(本文第三部分,原文摘抄以红色加粗表示),据此解读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的政策走势,并提出投资建议。今年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%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%,重点地区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继续下降。
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。其中,2015回顾中雾霾问题的高度重视、十三五目标中对空气质量天数的明确目标,以及2016年计划中对大气治理相关的能源结构调整、能源净化和污染车辆淘汰等作出细节部署,三次提及共同表达了对大气治理的重视。
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,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。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,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。
我们认为,从政策制定、到举措落实,最终到治理效果,尽管尚需时日,但整条政策逻辑链条的连贯性决定了,环保市场的放量是高度确定的。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,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,继续治理荒漠化、石漠化和水土流失。
在深挖内需潜力部分提出,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,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,依法严格履行合同,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。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。尽管工业企业的景气度上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,但巨大的存量市场已经足够诱人。我们认为,2015年作为PPP元年,国家相关政策频繁落地、各地方政府PPP项目库不断丰富,以及环保企业PPP订单纷至沓来,让二级市场仍对环保PPP充满了期待。
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。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减少散煤使用,推进以电代煤、以气代煤。
我们认为,由于雾霾可视性最强、民众健康敏感度最高等特点,我国大气治理仍将是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的重点方向。一、环保相关表述解读1、大气治理仍是未来政策重点,治理效果变为核心考量本次政府报告由2015年工作回顾、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与重大举措和2016年重点工作三部分构成。
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,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%。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,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。